为了保证水泥熟料生产的经济效益,在水泥生产线设备日常生产过程中,要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,确保每一个环节不出问题,这样才能保证水泥生产线上系统设备的运转效率。
水泥熟料的生产包含熟料矿物化合形成、生料预热预分解、原料粉磨烘干、熟料冷却输送、余热发电利用、废气脱硝净化等的窑热力系统是一大特征,生产流水作业线长,系统大。就其设备的保障来说也有许多特别的要求,窑生产线上任一个环节设备出现问题,整体生产都得停下,恢复生产又必须重新升温,耗时耗财,产能越大损失也就越大。因此,新型干法水泥窑生产的设备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。为此,我们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设备管理组织的合理方案。
1、 依据水泥生产线以“窑系统为核心”的设备管理指导思想,不同系统设备管理采用不同的模式。窑系统设备以预防性费用投入检修为主;两磨系统设备以预防性人力投入检查为主,关键管控核心区域设备的技术状态。
突出专业技术管理在生产前源发挥主导作用,明确各区域技术人员的目标、责任、权利及相关要求,做到责任大者具有优先发言权,理顺管理与执行主次关系,给予每一位专业技术人员适度空间尽情发挥,进一步促进技术管理自我提高。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分管区域设备在生产线上的重要程度,
科学合理地制订设备的故障控制与维护费用投入方案或计划,加快专业技术人员转变观念及工作思维,促进年轻技术管理人员快速成长。
2、依据水泥生产线设备系统停机集中检修特点、维修人员综合技能、检修项目经济效益等因素,对维修岗位人员进行调整:原来4条生产线设备(窑、磨)对应分别设置4个设备维修科及2个辅助科(设备润滑科、机加工车间),每个科室或车间配置约2名设备维修管理人员和l8~20名维修工,调整设置为撤销原4个设备维修科、设备润滑科、机加工车间,成立设备管理科、设备维修科,对维修人员进行集中管理,使得整体维修作战能力大幅增强,为大规模系统检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维修人员集中管理,加速专业管理、员工岗位之间融合的步伐,使原工作不饱满的岗位(如机加工、空压机替班、叉车)加入到较紧迫的一线维修岗位,进一步提高维修战斗力。
3、建立设备日常维护管理制度
制订并执行《设备维护考核管理办法》,严格遵循“三分维修、七分维护”设备管理理念,通过日常细致的维护保养,将设备隐患尽可能地控制在萌芽状态,避免设备故障进一步扩大,为计划性检修提供充足资源条件,也是设备能按其设计要求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。
在制定合理的设备管理制度之后,就要严格执行,将制度落到实处,这样才能降低水泥生产设备的故障率,降低维修成本,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。
上一篇: 红星机器讲解颚式破碎机组装知识
下一篇: 高湿物料加工工艺中新型干燥机加工优势突出